关于“欧美放缓电动化”的话题,这几天网上议论纷纷。
起因是上月底,大洋彼岸传来苹果放弃造车的消息,马斯克、雷军等大佬刚表示敬礼和震惊,同一时间,奔驰又传出放弃全面电动化计划,将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由原来的100%改为50%,并且还要继续投入燃油车。
无法淡定的网友又想起最近半年,福特、奥迪、捷豹路虎等国外车企,已经先后宣布放缓推迟电动车计划,丰田章男就更不用说了,坚定认为纯电动车未来只会占全球份额的30%。
于是网上出现了两大论调,有悲观的也有激进的。悲观的认为欧美日韩都不玩了,这下只有我们自己了,怕接下来玩不转。激进的认为又赢了,我们已经把他们卷崩溃。
欧美放缓电动化,对中国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篇想从大家往往容易忽视的根本因素讲讲。
光脚的、穿鞋的
聊电动车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这波全球电动车乃至新能源发展大潮,其起因和初衷,以及各国车企立场是什么。
如果没有记错,新能源的兴起,与国际环保主义风潮关系紧密。凡事一旦牵扯上环保,就会变得无比重要,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不能不在新能源方面努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其实也是中国努力向欧美学习。现在欧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各种指责,就显得不讲道理。
众所周知,欧美是最先搞电动车的,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是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在1834年制造的。美国的通用汽车、欧洲的奔驰、宝马、雪铁龙,都有很早就开始电动车研发的记录。
欧美在鼓励电动车发展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政府补贴,也是由来已久。美国更是率先示范,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和原型试验条例》的同时,政府就制定了鼓励政策的财政补贴。
2007年,美国开始针对电动车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减免政策。法国是2008年开始对电动车进行政府补贴,英国和瑞典都是2011年,德国是2016年。
中国对电动车开始政府补贴是在2009年,在美国和法国之后,也可以说是在学习欧美。现在欧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搞反补贴调查,也显得很没道理,哪有允许你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
甚至动力电池,也是美国先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1991年就成立了美国先进电池联盟(USABC),共同研发电动汽车用高性能电池,其锂离子电池1995年就投入了商业生产。这一年,中国的比亚迪才成立。
欧美电动化比中国开局早,为什么欧美占尽天时,却被中国超越了?根本原因在于初衷不同。
欧美以及日韩,面对环保没有太多碳减排压力,燃油车又是他们的根本、他们的强项,对于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动机和需求,都不似中国这么强烈。
中国则不同,中国作为被欧美时刻盯着,一不小心就被念环保紧箍咒的发展中国家,碳减排压力大,而燃油车又处于被动跟随地位,因此对电动化转型很珍视,一致认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
就好比两个都想涉水过河的人,一个穿着小羊皮底的鞋子,一个光脚。穿鞋的人心疼鞋子被水泡坏,脱了鞋子光脚又做不到。但光脚的人没这顾虑,趟就是了。
而且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光脚的更豁得出去、下得狠心。
欧美汽车巨头们一开始肯定不这么认为,他们在马斯克做成功了特斯拉,确认电动车作为智能终端,将代表未来汽车方向时,开始了一场“新能源大跃进”。不仅政府拉出禁燃时间表,各大车企也喊口号,纷纷表示要在2025年到2030年间实现全面电动化。他们很自信自己会像引领燃油车一样,引领电动车。
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中国车企和新势力比他们能拼能卷,而且是撒开了向前狂奔。中国车企和新势力对待电动化转型,可以先发展、后盈利,倾全力提升技术、布局产业链,打造生态优势。
欧美日韩的汽车巨头则不然,他们有燃油车托底,既是退路也是桎梏。他们不能接受用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一场看起来遥遥无期的电动化变革中,这也是大众前CEO迪斯被炒的原因。
相反,一份盈利的财务报表比什么都更重要。这就是巨头们发现电动车不占优势,只亏不赚,开始收缩的原因。也是追求财务稳健的库克,最终掐灭苹果造车梦的原因。
更有意思的是日韩车企巨头们的态度,一个是在对电动化大多数时唱衰、偶尔拥抱中不断横跳,一个是盘算着等别人卷死了再杀进来。
如果欧美彻底不玩了,中国怎么办?
“欧美放缓电动化”的话题之所以在网上发酵,就是因为网友们担心:万一哪天欧美彻底放弃电动化,中国车企怎么办,不就从“一枝独秀”变成“独自秀”了吗?
这个思考出发点是好的,但大概率是多虑了。因为从长远来看,欧美彻底放弃汽车电动化的几率很小。
首先,电动化的未来已经确定。特斯拉的崛起让人看到,电动车是智能终端的绝佳载体;而AI的崛起让人看到,智能是人类正在前进的方向。
这是电动车拥有的燃油车不具备的优势,也是未来的方向和不少人的需求。需求就会产生利益,无论资本还是车企,谁会拒绝追逐利益?
虽说苹果放弃了造车,但苹果转向了自己更有可控性的AI。而AI对于车企更是偏门,车企巨头们不可能学苹果去搞AI。
何况,巨头们现在没从电动车上赚到钱,不代表以后也不赚钱。他们对电动化完成的一系列投资整合、队伍建设、研发上市等工作,不会轻言放弃,让之前的巨额投入打水漂。
其次,奔驰、奥迪、福特这些表示要放缓或推迟电动化计划的欧美车企,也只是说之前的电动化计划太超前,现实跟不上,要放慢一下步子。
至于现实怎么跟不上了,巨头们的说法是:电动车的综合生产成本一直高于燃油车,从而影响了电动车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俄乌冲突导致欧洲电价上涨,当地消费者在权衡电动车价格、使用成本、充电便利性等因素之后,对电动车的兴趣在减弱。
翻译成白话就是,巨头们目前生产投放的电动车,成本高售价也高,在中国市场拼不过中国品牌电动车,打骨折都不行;在欧美市场又拼不过自家燃油车,加上电费高,相对于油价缺乏明显价格优势,消费者也越来越不买单。
销量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0万辆,渗透率为24%,仅比2022年的23%提升了一个百分点。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倒是从2022年的12.9%,上升到了2023年的16.3%。但是,欧美市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新能源汽车消费在降温。
这就令巨头们不得不思考,或许缓一缓,边看边干,是眼下最佳选择。这也引出了欧美汽车巨头们不会放弃电动化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依据。
第三,巨头们已经开始根据中国及欧美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调整电动化战略部署,推出更丰富的电动车型。
比如,奔驰推出了支持混动和纯电的下一代平台“MMA”,这是一个“电动优先”平台,不仅支持电动车的生产,还可提供多样化的动力选择,包括EV、HEV和PHEV,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又比如,大众表示将推出纯电续航达到100公里的PHEV车型;宝马的PHEV车型也将在今年上市。
第四,巨头们已经开始像当年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市场换技术”一样,向中国领先的新能源企业包括车企和配套商,寻求合作、学习取经。
比如,去年,大众就完成了和小鹏的牵手,奥迪也和上汽达成合作,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也与中国的地平线成立了合资公司。以精明著称、对待中国态度极其现实的唐唯实,也主导了Stellantis与零跑的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出技术和产品,Stellantis负责欧洲市场的销售。
第五,巨头们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出海,或双方形成合作,以实现低成本造车。
去年,特斯拉就曾动员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还表示不抓紧的话或丢失好几亿的大单。
也是在去年,福特将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消息传出,双方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造碳酸铁锂电池工厂。然而最近,又传出福特已宣布将暂停这一合作计划,原因来自美国政客从中作梗。
但美国汽车巨头们显然对中国领先又完备、还极具性价比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充满向往。通用的铁娘子玛丽·博拉也表示,如果有办法与其他公司合作,特别是在不面向消费者的技术方面,并提高研发和资金的效率,通用都会参与。
中国现在最应该做什么?
欧美汽车巨头们踩刹车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也是人们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眼下价格战杀红了眼的时候。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很明朗,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已经明确的未来趋势,也是中国应对环保和碳减排的必然选择。这个方向不会因为欧美车企踩刹车和国内价格战就发生动摇。
而且,中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如今取得的成就和地位,是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份子,经过一番进窄门、在微光和荆棘中摸索前行的拼搏奋斗,好不容易实现的。这既是中国汽车的收获,也是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贡献。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战略中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国家层面给予的最新定位是“战略新兴产业”。
从这个词,我们就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要在欧美踩刹车时继续保持前行,而且还要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更好成绩,以实现更大优势的领先:
第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舒适性、智能化等优势,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而非一味以打价格战来抢市场。
第二,加快动力电池技术革新。目前纯电动车电池的续航、安全和补能依旧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阻碍,加快动力电池在半固态、固态电池方面的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对纯电动车发展非常重要。
第三,加速出海。这里的出海不仅是车要卖到当地,更是厂要建到当地,顺便带动供应链出海,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产业链,更快更好地在海外落地生长。
第四,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任何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产业链发展的合作,我们都可以去寻求尝试,目的是与更多的国际企业形成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灵活应变,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和地区间冲突加剧,中国新能源汽车要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做好充分应对国际局势的准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尽可能伸展到更多地方。
欧美放缓电动化,乍一听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惊,但冷静下来想,这对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中国是一个追求和平和开放的国家,这样的格局正让我们的汽车被世界越来越多人和地方接纳认可。所以,哪怕欧美哪天真的放弃电动化,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何况也不会有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