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在新年伊始就选择降价,背后的底气来源于其在新能源领域多年的深厚积累。多年来,比亚迪通过不断优化产业链的布局,实现了从电池制造到整车组装的垂直资源整合,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比亚迪已经从曾经产能覆盖不及时的窘境发展成了如今既能保质又能保量的生产规模,其强大的自研能力、丰富的发展资源都为产品提供了能降价的空间。
比亚迪此次价格调整的目的远不止于简单的促销,首当其冲的原因可能是为第五代DM-i混动技术的推出做铺垫。新技术的引入往往需要热度进行推广传播,此前已经有过预热消息的秦L或许就会搭载最新一代DM-i混动技术,秦L的市场定位略高于秦PLUS DM-i,那么此时用秦PLUS DM-i消化目前的技术、提前占领市场热度的做法其实就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价格调整,吸引消费者将目光聚焦在自身品牌与技术上,为后续新技术和产品的上市创造市场基础。
此外,比亚迪也希望通过价格战来对现有市场进行洗牌,淘汰那些成本控制能力弱、技术实力不足的企业。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降价策略可能会吸引原本考虑其他品牌的消费者转向比亚迪,从而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缺乏资金流入的车企最终只会走向衰败。
价格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比亚迪而言,作为一家企业除了考虑营收还需要考虑研发投资问题,降价短期内可能会让比亚迪面临利润增长的压力,但薄利多销的打法从长期来看,通过量的增加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进而抵消因降价带来的影响。
对于市场与消费者而言,比亚迪的降价一定会引发连锁效应,促使其它新能源或传统车企跟进,从而整体拉低市场的价格水平,迫使其它品牌加快自研、加快技术改革创新、进一步降低造车成本。并且,价格战无疑是消费者利好行为,持币待购的人们可以有更多更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