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3月13日电 (记者 石小杰)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贵州代表团举行“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代表们在北京接受中央驻黔媒体、贵州省内主要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30多年接力奋斗,毕节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透过今年两会释放的关于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信号,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说,2023年毕节将夯实就业“压舱石”,聚焦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措并举,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将铸牢教育的起跑线,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八大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毕节工匠”的品牌;将织密健康的防护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努力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县。
吴东来表示,将严格对标对表,在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的基础上,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全力推进民生事业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在现场展示了自己穿着的民族服饰以及带来的“唐娃娃”。他介绍,这些都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学生参与设计的,如今“唐娃娃”已经借助冬奥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走出了国门。“我想展示的是职业教育紧贴产业发展、紧贴人民群众,我们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邹联克表示,贵州的职业教育将统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扩容提质工程,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让更多青年学子通过职业教育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对标对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提出的要求,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的下沉扩容和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来带动地方中医医院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中医的基层力量得到很好增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研室副主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杨硕表示,作为贵州省“十四五”针灸学科的带头人,将高标准地推进中医药传承的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来提升中医药预防治疗疾病的能力,主动担当作为,为群众提供高质量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回到工作岗位以后,我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坚持将群众的心声作为咱们街道检验民生工作开展的标尺。”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南明区河滨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姝说,要及时解决遇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社区功能,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文明成果,要继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精细管理。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儿,做细、做实、做到位了,广大居民群众就会支持拥护社区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仁和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英说道。
李英说,下一步将集中精力抓治理、优服务,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相信社区,依赖社区,支持社区,始终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