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汽车一直都是我们的绝对私域。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私域的个人隐私问题,也迎来新的挑战。因为伴随着汽车智能化前进的,是被安装其上的各种传感器。比如几乎每辆车必备的车外行车记录仪;再比如,监控司机驾驶状态的摄像头,或者服务于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等等。
某品牌产品人脸识别摄像头
相对而言,行车记录仪监控的是车外影像,对于车内驾乘人员而言,隐私风险还并不大。而车内摄像头录制的是车内影像,如果没有得到完全保护,那么车内私域空间,与公域几乎无异了。
想到这,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些车内的摄像头,应该是可以关掉的吧?
确实如此。目前绝大多数车子,如果有车内摄像头的话,系统都会提供关闭方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所采用的关闭方式,都是软件式的关闭。就像是手机上禁止某个App使用摄像头,藏在系统里的某个角落,需要你有耐心的一层层的去扒拉出来。
禁用App调用摄像头,需要在设置中层层寻找
这种关闭方式,都隐藏比较深,关闭方法繁琐,不方便。这也导致很多车主,开了几年车甚至都不知道能关闭,更不提如何关闭了。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软件系统有宕机或者被App绑架的可能性。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能够物理关闭车内摄像头,自然是最好了。我也是无聊,查了不少资料,发现能够物理关闭的,目前好像只有比亚迪系的车子能实现,比亚迪汉、腾势N8等等。比亚迪系的实现方法也简单明了,就是在摄像头的前方设计了一个可以滑动的盖板,当有隐私方面的疑虑时,扒拉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腾势N8车内摄像头的物理小盖板
这看似是可有可无、简简单单的一个设计,背后却透露出一个有趣的对比,为什么只有比亚迪做了摄像头的物理关闭方案,而其他车企普遍没有提供呢?是比亚迪系的车子不能通过系统关闭吗?并不是,比亚迪的车机系统也是提供软件关闭方法的。
在我看来,这说明比亚迪对于车内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要高于其他品牌。
个人隐私问题我们讨论已久,但实话说,目前我们所能够享受到的个人隐私保护,一直并不让人满意。我最近刚搬到天津,新买了一张手机卡,使用才1个多月,各种广告便陆陆续续接踵而至。
而对于汽车上的隐私问题,2021年的时候,工信部也就此提出过相关规范,可见国家对于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也并不低。但是,目前汽车科技还在不断进化当中,还远未成熟。如果当下就汽车产品的个人隐私出台硬性标准,其实并不利于汽车科技的发展。
所以,在未正式立法之前,面对保护用户隐私和AI技术发展的矛盾,就需要由车企主动来解决。在我看来,相比于比亚迪,大多数车企知道要保护用户隐私,但有应付之嫌,没有真的提高意识去做。就以车内摄像头关闭来举例,它们提供了方法,但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却并没有从用户实际操作的角度去思考。
很显然,在用户的隐私保护上,比亚迪的意识显然要更强,做得也更多。如果不是研究这个话题,我之前都没有注意到,比亚迪的车内摄像头居然是可以物理关闭的,比亚迪也并不曾宣传过。
而除了以上提到的硬件层面,在软件层面,对于用户的隐私权利和权限,比亚迪提供了显著的告知方式,还有个人信息权益的查询便捷渠道。对于车机系统内App和智能互联的手机App,均提供了清晰的权限管理方案,由用户自主选择。
提供方案还还只是第一步,好不好用、可不可靠,比亚迪也挺重视。所以,高强度的攻防测试,比亚迪一直在搞。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比亚迪还拿过金奖。当然,像很多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比亚迪自然也不会落下。公开信息可以查到,比亚迪现在已经有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等,以领先举措护航信息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很多核心芯片以及软件系统,都是其自主研发的。所以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意识形态的对抗上,比亚迪汽车产品端的信息安全,都更能让我们放心。
结语
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车企从制造型公司向服务型公司的转变,也是未来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中,个人隐私保护的优劣,就成为关键因素之一。苹果当年的崛起,除了产品力过硬,其独立的软件体系所带来的隐私保护口碑,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