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近日,有乐道员工发文称品牌方强制员工购车,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热议。后乐道汽车副总裁庆华作出回应,其称情况为温州一门店店总涉事,其已经严厉批评了该店总。并称当然希望员工购买自家品牌车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产品。
媒体报道的相关截图如下。
乐道汽车品牌方进行了回应,内容称:乐道没有强制员工购车的硬性要求,当事员工对内部购车政策理解有误;经内部核查,该员工的上级领导在推广内购政策时沟通方式欠妥,已经对其批评处理。
并且称所谓的“乐道方面强制要求员工购车”的相关信息是部分自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凭借一段个人主观臆测的聊天记录做出的断章取义。
同时将采用法律手段捍卫品牌方合法权益。
以下为完整回应内容。
乐道汽车副总裁庆华的回应基本说明了情况,问题不出在品牌方而是温州门店该店总;在此之前的自媒体能获得的资料仅限于相关聊天内容截图,产生误解并不奇怪,因为连内购车辆的价格方案都在,所以相关自媒体应当不存在主观恶意的情况。在其副总裁庆华回应之后,结论基本已经明确,文字间说明的是品牌方没有强制员工购车,但是对于员工和店长有销售政策倾斜;问题仅限于该店长的描述有误,现在乐道汽车品牌方的回应加上了涉事员工的理解有误,结果清晰了。
但是就庆华的描述来看,该店长的错误描述应当才是导致一系列媒体错误理解的根源;其错误描述不仅误导了员工,同时也误导了媒体,占用了一定的公共资源。

员工购买本品牌产品有一定折扣是正常现象,别说是一家车企或汽车销售企业;就算是超市商场的员工也会有,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只不过销售大宗商品的门店期望员工使用本品牌产品还是有些强人所难的感觉,毕竟从事汽车销售或售后服务的员工收入不会很高;购买汽车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且需要一个周期的储蓄,尤其是购买中、高端汽车的话。所以销售企业在向员工提出相应建议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到员工的薪资收入和真实生活情况,在提出相关建议的时候应当有温和的态度;而且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案,比如有些提供“回购”的员工内购方案不如直接送给员工一个周期的使用权,这样更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反之,采用语言暴力或者隐性PUA的方法去左右员工的大宗商品消费行为,这样的做法不是强制也会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对服务品牌的评价。
优秀的产品不需要主动吸引员工,员工本也是消费者,总会被优秀的产品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