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又是一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一天,又有不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企业、典型案例被曝光,当地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通常会及时跟进处理,商家将火速下架相关产品,被曝光企业也会第一时间予以回应整改,类似现象在整改后将得以遏制。对消费者来说,每年的3・15也是学习识别各种消费陷阱的科普日,被曝光的不法企业和劣质产品在这一天被打上标签,销量将大幅下降,甚至是退出市场。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是3・15,它体现在每一天。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投诉1310.38万件,举报472.2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随着经济、产业、居民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投诉的领域也在发生变化。比如,2022年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盲盒”消费者诉求高达4.14万件,同比增长61.72%;露营等户外运动火热背后,防晒用品、防蚊驱虫用品诉求分别同比增长99.12%、149.62%,等等。
无论是3・15的典型案例,还是日常千万个相似的案例,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本质上都源于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商家掌握商品信息优势,又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财力也雄厚得多,消费者个体分散,在交易中并不掌握主动权。要促成公平交易,相关法规制定、政府的执法监管、媒体的舆论监督至关重要。近些年来,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包括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菜刀不能拍蒜”“会员不能投屏”等现象,都是通过社交媒体监督得到了解决。
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相比庞大的市场,监管力量和媒体所及的范围仍然是有限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仍在重复发生,比如2022年曝光的湖南土坑酸菜,在今年的汕头有了“加强版”,媒体曝光的画面甚至让人不适;专业分工的细化、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水平的提升,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盲区,比如所谓的贷款服务、直播带货以次充好、个人数据搜集方面的陷阱等,是这些年出现的新情况。
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舆论监督,都是事后介入,如何让监督力量走在侵权行为之前?笔者建议,在外部监督之外,可以考虑引入内部监督机制,即鼓励企业或行业内部人士做“吹哨人”,成为监督力量的一部分。这些内部人士掌握一手信息,又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很容易发现不法行为,并据此可以向相关部门予以举报。由于这些内部人对行业或企业在经济上有依赖性,需要给予足够的奖励,同时确保对举报人信息完全保密。
在金融领域,“吹哨人”制度已得到运用,在交通执法、安全生产执法领域,也有举报违法行为奖励的制度,这对约束责任人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消费者保护领域,要让更多行业或企业内部人士参与,打消他们的顾虑,调动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就有机会在源头被阻断,市场也会更加有序。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